10月12日凌晨,青岛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紧急通告,宣布全市实行临时性全域静态管理(封城)。这一突发消息迅速冲上热搜,许多市民表示'凌晨被通知封控'、'菜市场挤满抢购人群'。作为重要港口城市和旅游目的地,青岛此次采取最高级别管控措施,背后是当日新增的27例本土阳性病例,且存在社区传播风险。本文将梳理封城具体措施、疫情溯源进展、民生保障方案等关键信息,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轮突发疫情。

一、封城具体措施详解

根据青岛市疫情防控第12号通告,自10月12日6时起实施以下管控:1)所有居民非必要不外出,每户每2天可派1人采购生活物资;2)公交、地铁、出租车等公共交通暂停运营;3)除保障市民生活和城市基本运行的公共服务类企业外,其他营业场所暂停开放;4)全市高校实施封闭管理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青岛流亭国际机场仍保留必要航班,但乘客需持24小时核酸证明。

二、疫情传播链初步溯源

疾控部门通报显示,本次疫情首发病例为市北区一名冷链搬运工,10月11日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阳性。基因测序确认病毒属于奥密克戎BA.5.2变异株,与近期外省输入病例高度同源。目前已排查密接者1362人,涉及6个农贸市场、3所学校和1家大型商超。专家分析认为,病毒可能通过进口冷链物品传播,具体溯源仍在进行中。

三、民生保障应急方案

针对市民关心的物资供应问题,青岛市商务局启动应急预案:1)确定利群、家家悦等12家商超作为保供企业;2)开放'线上订购+社区配送'模式,日配送能力达15万单;3)对封控区居民发放'蔬菜包',包含土豆、洋葱等耐储蔬菜。市医保局同时宣布,将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处方用药量放宽至3个月。

四、特殊人群应对指南

对于特殊需求群体,青岛市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(12345转3):1)血透患者由卫健委统一安排定点医院;2)孕产妇实施'一对一'建档服务;3)独居老人由社区志愿者每日联络。教育部门明确,中小学即日起转为线上教学,期末考试将根据疫情发展动态调整。

青岛此次封城决策迅速果断,反映出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的隐匿性和快速性。市民应积极配合核酸检测(目前全市已设置2300个采样点),及时关注'青岛卫生健康'官方公众号获取最新政策。特别提醒:网络流传的'封城一个月'等消息均属谣言,解封时间将根据疫情发展科学研判。在这个特殊时期,既需要严格防疫,也应保持理性,避免过度恐慌。


提示:支持键盘“← →”键翻页